随着弧圈球的风靡,以撞击为主的进攻技术似乎已踪影难觅。其实,撞击从来都没有过时:现代弧圈讲究的是“打摩结合”,挑打的使用越来越多,中国初学者的第一课仍是快攻……撞击,今天仍是无处不在,无法绕过。
体育运动,其实和一个民族的文化有着深厚的渊源,某一个国家的人开展某一项运动,总是带着自己独有的痕迹。比如中国人打乒乓球所强调的,按笔者的理解,既不是力量也不是旋转,甚至不完全是速度,而是手上感觉。感觉,这是一个说小特别小、说大又特别大的话题、乒乓球所有的技术都离不开手上感觉,手上感觉好的人打出来的球有控制、够台理、能发力,还有连续。
历史地看,自上个世纪五十年代末以后,乒乓球的攻击性越来越强。最早削球是主流,那时还没海绵呢,一光胶皮拍,一场球打上一两个钟头,所以才有了12板定胜负之类的规定,现在你甭规定,选手也打不到,要是能打到12板,那球得多好看!在这个过程中,后晋的中国人要在世界乒坛上占有自己的一席之地,如何突围?如何去理解这项运动?最终中国人选择的道路是,第一快,第二灵,这两个重要因素,必然促使中国人去研究,“我怎么把球控制好?”日本的乒乓球杂志时常请些欧洲教练写球,在笔者看来,那些思路不能说没有可取之处,但中国人肯定难以接受,不会那么练。这好比要德国人像巴西人那样踢球,别说再过50年,就算再过500年都不可能。因为巴西人脚上对足球那种感觉是世界唯一的,同样,中国人打乒乓球时手上的感觉也是世界无二的。
这种感觉怎么练出来的?这就回到今天驶们所说的撞击了。初学乒乓球建立技术动作时,第一要放松,第二就是撞击。有人会说,我练乒乓球一年了,没练过撞击,照样打得不错,甚至很有天赋的孩子能打到顶尖a。但是,我们可以数数,近二、三十年来,真正站到过乒坛巅峰的男选手,没有一个是以旋转为主的。
上个世纪七十年代,欧洲乒乓球开始复苏,群雄并起。多支强队相继涌出。匈牙利、前苏联。捷克、南斯拉夫、德国、瑞典……其中最有代表性的,笔者以为当数匈牙利和瑞典。瑞典乒乓球是怎么起家的?是前国际乒联主席荻村伊智朗带起来的。当时瑞典要求日本派教练,日本乒协就把荻村派了过去。他的基本功是什么?是日本传统的中台正手长抽,六十年代后加的弧圈。所以,直到今天,你看瑞典选手,纯弧圈两面抡的,几乎没有,这就是瑞典的乒乓传统——注重攻球,从荻村在瑞典教的第一个选手阿尔塞开始,就奠定了这样的基础。
反观另一个代表匈牙利,它在上个世纪六十年代以前很厉害,出过许多世界冠军,但它的乒乓球传统一直在于旋转。也有会攻球的,比如西多,由于他的体形偏胖,用的是胶皮拍,他削球是不弯腰的,击球时间很早,站位比较近,你回球稍微高点,他就两边打你,但这终归属于削中的逼角反攻。后布代表人物比尔切克,削球特别转,号称“用起重机才能拉起来”。他亲历了亚洲选手怎么把欧洲乒乓打倒,所以他在后继者约尼尔、克兰帕尔身上押宝,都是两面弧圈,就是一个“转”字。当然,两面弧圈最转的,可能还不是匈牙利选手,而是南斯拉夫的斯蒂潘契奇,拉出的球旋转之强烈,能把中国直板选手的拍形部震变。但总体风格“转”最鲜明的,还是匈牙利。可是进入八十年代后,无论匈牙利还是南斯拉夫,乒乓球都辉煌不再。
中国人一直没丢掉“快”字,所以到今天仍屹立于世界乒坛而不倒,这种“快”不仅仅是击球时间快,还有方法上的快——也就是注重撞击的运用。笔者一直认为,在中近台的争夺中,撞击技术仍有生命力,而且只要你想打好乒乓球,这就是个必须解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