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乒乓球大事记(11--22)
名提出的三阶段比赛办法的具体方案。这个方案的基本内容是:先将所参赛队分成16个小组进行循环赛,再将获得小组同名次的16个队,各分成4个小组进行第二阶段循环赛,第三阶段由获得第一阶段小组第1名所组成的4个小组的第1、2名的8个队进行淘汰赛(增加附加赛),产生第1—8名,各个小组的第3、4名的8个队用同样方法决定第9-16名;其余类推,产生团体赛的全部名次。这届大会决定,1987年2月在印度新德里举行的第39届世界乒乓球锦标赛开始采用这种新的无等级的比赛制度。 1987年2月,日本荻村伊智朗当选国际乒乓球联合会主席,在这之后的半年,他走访了40多个国家和地区,提出了一些新颖的设想。他认为,使用了30多年的男子团体赛制(斯韦思林杯赛制)具有一次比赛时间过长的缺点(一次比赛激战九盘,常常超过五个小时),因而造成比赛者疲劳,观众厌倦,电视台不愿转播等问题。为此,荻村伊智朗提出5盘3胜制的3种男团新赛制:第一种,双方各出4-6名选手,按A对W、B对X、A/C对W/Y(双打)、C对Y、D对Z的顺序对阵,90分钟左右可结束比赛;第二种,双方各出3人,按A对X、 B对Y、A/C对Y/Z(双打)、B对Z、C对X的顺序对阵;第三种,双方各出3人,按A对X、B对Y、C对Z、A对Y、B对X 的顺序对阵。这三种新赛制中的第一和第二种赛制增加了双打,突出男子双打的重要性。荻村提出的三种新赛制尽管没有成为通用的赛制,但为1989年4月国际乒联通过的男团新赛制奠定了基础。 为缩短赛时,吸引观众,使乒乓球运动能有更广泛的基础。第40届国际乒乓球联合会先后于1989年4月召开了代表大会,通过了日本乒协关于改变世乒赛男子团体(斯韦思林杯)的比赛制度的提案。按照新通过的提案,1991年的第41届世界乒乓球锦标赛男子团体赛将采用5场3胜制。这种比赛制度是:ABC和XYZ分别为一方的三个选手。第一场A对X;第二场B对Y;第三场,B/C对X/Z(双打);第四场,A对Y;第五场,C对Z。这种赛制的特点是,双方仍各出三名选手,但第三场双打不可以自由地,临时地去配对,必须由四场单打中只打了一场比赛的选手的各方两名选手组成双打的配对,从而使双打的重要性大大提高,上场选手人数和出场顺序的选择范围缩小了。之后国际乒联又一次改革了男子团体的赛制,即从1993年第42届世乒赛男团比赛的第三场比赛(双打)改为单打,这种比赛方法一直沿用至今。为了避免水平差距过大,结果毫无悬念的比赛,2003年5月国际乒联决定将参加2004年第47届多哈世界乒乓球锦标赛团体比赛的各乒乓球队分为五个等级,只有分在第一等级的球队才有资珞争夺冠军。2001年大阪世乒赛团体赛中名列前八位的球队将分到第一等级,第一等级另外的4个名额和其他等级球队的划分根据球队中成绩最好的3名球员的世界排名来决定。前四个等级各包括12支球队,各分为两组(每组6支队)进行单循环比赛。剩余球队都编入第五等级,按每6支球队编成一组。这一变动从2004年第47届多哈世乒赛团体赛上开始执行。 1988年国际乒乓球联合会《乒乓球国际比赛竞赛规程》规定:“公开国际锦标赛”是由国际乒联认可的、由某一协会组织的争夺协会冠军称号的比赛。公开国际锦标赛由一系列公开国际锦标赛组成的世界大奖赛和世界锦标赛、世界杯赛,以及奥运会乒乓球比赛,组成了国际乒联的四项世界乒乓球大赛。 国际乒联巡回赛年度总决赛始于1996年,每年举行一次。在年度国际乒联巡回赛中,积分排男子前16位、女子前12位的 |
查看所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