乒乓人才培养出现新模式 张燮林推荐“华东理工之路”

    本报讯 有“乒坛魔术师”之称的张燮林,如今已年过花甲,几年前他先后从国家乒乓球女队主教练、乒羽管理中心副主任等岗位退居二线,但他仍然心系中国乒乓,常以全国政协委员的身份参加一些体育方面的调研,或到各地考察指导乒乓球工作,给年轻教练讲学。
  前几天在纪念中国乒乓球队建队50周年系列活动上,张燮林对记者谈起他十分欣赏的一种乒乓球人才培养新模式——“华东理工之路”,认为这是拓宽体育人才培养的新途径。
  何为“华东理工之路”?张燮林说,我们以往的运动员培养主要是从中小学到体校再到专业队形式的三级(或四级)训练网,这一模式已实行了40年左右,为国家培养了一批批的世界冠军,功不可没。但这种培养模式造成运动员文化水平低,淘汰率高,退役后出路狭窄。而“华东理工之路”也是从娃娃抓起,一条龙训练。只不过体育系统并不把人抽走,而是放在教育体系内培养。华东理工大学建立起高水平乒乓球俱乐部之后,经过几年的实践和摸索,现已有了一套自己的乒乓人才培养网络。他们在上海梅珑小学等校内建立了训练基地,进而在上海中学继续边学习边训练。他们的许多苗子都是原来少体校、专业队淘汰下来、认为发展前途不大的队员。由于坚持在学校参加各科目学习,文化素质提高,有不少人虽然训练时间比专业队少一些,但随着年龄增加,乒乓球技术水平反而后来居上。像华东理工大学2001年毕业生帖亚娜便是突出一例。她没有进过国家队,却大器晚成,今年夺得亚运会混双冠军,在国际乒联大奖赛中战绩也不错。
  “现在许多小队员十一二岁就被选调到专业队,成天训练比赛,我们怎能剥夺人家孩子参加义务教育的权利和机会呢?”张燮林感慨地说,旧的人才培养模式在不久的将来一定会有较大的变化。学习与打球是有矛盾的,但并非不能解决,像“华东理工之路”那样在学校内训练就比较容易通过教练、老师和家长几方协调,解决好这一矛盾。今后,我们培养的新一代运动员,不能光练球,要学会打“文化球”,既特长突出,又做到德、智、体、美全面发展。
  (啸鸣) 
    《人民日报》 (2002年12月31日第三版)

Copyright 2008-- Powered By www.feimeng.net.cn 渝ICP备0810092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