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iscuz! Board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楼主: 飞萌重庆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乒乓球双手打,比翼单手横打,助力直拍崛起?

[复制链接]

54

主题

249

帖子

628

积分

超级版主

Rank: 8Rank: 8

积分
628
QQ
15#
 楼主| 发表于 2020-5-23 14:08:36 | 只看该作者
    原帖发表于 2008-8-30 18:47
    到深圳后,我加入了一个深圳的乒乓群,也到景田的乒乓球馆打过很多次乒乓球。后来由于到广州呆了一段时间以及一些杂事,打乒乓球也停了好几个月,在本帖中也没有发言,也至使本帖下沉深深。最近又准备恢复打乒乓球,并在本帖中对双手反B打球技术继续进行探讨,欢迎更多的朋友参与。
    许绍发、吴焕群、于冰在上世纪80年代后期曾撰写过《直拍反面进攻技术的可行性研究》一文,本文以北京队员陈虎为实验对象(陈练推挡6年,练反面击球3年),用两台EPL高速摄影机以100格/秒同频同步拍摄,用GP—2000型解析仪对影片进行数字化处理,用P—3000型计算机对原始数据进行平滑处理和三维计算分析。结果得出,反手反面击球的许多动作优于反手正面击球。但其中特别地谈到反手反面推挡击球的回球的速度和力量弱于传统的反手正面推挡。做为直拍横打之王的王皓其反手反面技术主要为反手反面拉球技术,但是反手反面加力推、反手反面快抹等防守技术则极少看见使用,这也使其表现出防守能力偏弱的现象。反手攻防不均衡,是否也是王皓难以大赛登顶的原因之一呢?
    而双手反B打要尽快在实战中能立足,就必需先找到一项较容易学习和运用的技术,在对练和实战中能较快地实现连续的、多回合的运用,而且其功用表现不弱于单手反B打或单手反A打的同类技术。
    飞萌通过分析和初步尝试后认为,双手反B拉属于高难技术,而双手反B推挡则相对简单容易得多,飞萌以后也准备以双手反B推挡作为双手反B打的突破技术。实现双手反B推挡能在对练和实战中稳定发挥,表现出良好的连续性和多回合性,再逐渐推进双手反B搓、双手反B快拨、双手反B拉球技术的运用。
    本周四,飞萌到梅林的乒乓球馆参加了群里组织的乒乓球活动。开始的比赛没有使用双手反B打,后来与一个横拍球友练球时,大量使用了双手反B打,情况如下:
    1、双手反B拉,失误多,基本无连续,无回合;特别是中路的追身,让位不及时,就很不好处理。
    2、双手反B快拨,失误多,力量也还有欠缺,也基本无连续,无回合。
    3、双手反B搓球,还不很稳定,容易冒高,但有的搓球还是很有质量的,在双方对搓的情况下,还是有连续,有回合的。
    4、双手反B推挡,连续性和多回合性都表现不错,是一个比较容易上手的技术,也很有实用价值,相对我自己而言,双手反B推挡比单手反B推挡,稳定性和力量表现更好,由于双手更利于球拍的稳定和短促加力,双手反B推挡回球比单手反B推挡回球可以弧线更低平,更急促,威胁性和杀伤力比也单手反B推挡更好。双手反B推挡的发展前景有可能赶超传统的单手反A推挡。

     直拍双手反B推挡,或许就是开启乒乓球双手打时代来临的先锋技术。

重庆乒乓球培训陪练私教(网上)中心 咨询电话/微信19112707569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4

主题

249

帖子

628

积分

超级版主

Rank: 8Rank: 8

积分
628
QQ
14#
 楼主| 发表于 2020-5-23 13:58:47 | 只看该作者
    原帖发表于 2007-12-14 23:23
    现在双手打确实还存在诸多不足。但飞萌的看法是,对于双手打究竟有没有实用价值,不进行长期的深入实践和充分发掘,就有可能把潜在的实用价值遗漏掉。所以飞萌在本帖中也是强调,无论将来双手打是有实用价值,还是没有实用价值,现在都应该对其深入实践和研究,对其进行“精确量化”。
    其实双手打对于单面直拍打法(如柳承敏、李楠等)更为急需或必需,对双面直拍打法(含有直拍横打技术)就不是很急需和必需。由于飞萌原打法是王皓模式(反手全横打),所以只是短期实践了一下双手反A打。现在改为深入实践双手反B打:一则双手反B打与我的单手反B打兼容性较好,双手反B打可以做为我的单手反B打的补充技术进行发展;二则从双手反B打的实践情况,也可以大概推知双手反A打可能的实践情况及其在实战中运用可能达到功效高度;三则双手反B打对单手反B打发力充足的直拍男选手可能不实用,但对单手反B打发力不充足的直拍女选手是否很实用呢?要知道现在女子直拍反B打(直拍横打)顶级好手一个也没有,甚而可以说现在女子直拍顶级好手一个也没有。
重庆乒乓球培训陪练私教(网上)中心 咨询电话/微信19112707569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4

主题

249

帖子

628

积分

超级版主

Rank: 8Rank: 8

积分
628
QQ
13#
 楼主| 发表于 2020-5-23 13:52:56 | 只看该作者
    原帖发表于 2007-12-14 23:02

    纵观当前乒乓球技术的发展,在单手模式下,乒球技术已经难有大的变革和突破,而乒乓球双手打无疑是乒球技术史上的大变革。而且据飞萌所知,乒球双手打,或者说乒球技术网球化,还是一个没有深入实践、研究的领域,因此,此大变革最终能产生什么样的结果,也处于未确知、未确定中。
    乒乓球的击球要素中最重要的有如下三条:
    1、触球瞬间的拍面角度及其带球过程中的连续变化,设其为变量k;
    2、触球瞬间的球拍初速度,设其为变量V0;
    3、球拍带球过程中的加速度,设其为变量a;
    (由物理公式V=V0+at、a=F/m,可知,触球瞬间的球拍初速度V0和球拍带球过程中的加速度a,也隐含反映着挥拍力量F的大小)
    因此,只要双手挥拍击球或连续挥拍击球时,K、V0、a取值能达到高质量回球的指标,那么双手打又有何不可呢?又有何可笑呢?

    飞萌个人通过初步实践,推论(猜想)乒乓球直拍双手打具有实用价值,看好其发展前景。当然飞萌作为一个乒乓球业余人士,水平及条件也有限,认识和看法也可能肤浅和偏颇,但本着对科学精神的崇尚和发扬,无论将来确定乒球双手打是有实用价值,还是没有实用价值,现在都应该对其深入实践和研究,对其进行“精确量化”。而这个工作需要众多专业的、非专业的人士共同参与,最终给直拍双手打得出一个科学、客观、“精确量化”的结论。这也是飞萌在乒球论坛发表“乒乓球双手打”话题的目的吧。
    而且乒乓球双手打,直拍选手可用,横拍选手也可用,例如,很多业余横拍选手反手拉球水平都不是很高,那么横拍选手采用双手反B拉后会如何呢?再如,横拍选手是否也可以采用双手正B拉呢?飞萌曾徒手持横拍试了试双手反B拉和双手正B拉,感觉还可以。但飞萌是直拍选手,不可能再深入去实践横拍双手打,因此希望有兴趣的横拍朋友也可以深入实践、研究一下。
重庆乒乓球培训陪练私教(网上)中心 咨询电话/微信19112707569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4

主题

249

帖子

628

积分

超级版主

Rank: 8Rank: 8

积分
628
QQ
12#
 楼主| 发表于 2020-5-23 13:48:32 | 只看该作者
    原帖发表于 2007-12-14 23:02

    飞萌倡导、实践、研究的”乒乓球双手打”技术,在网上受到一些网友的否定,有的网友把探讨“乒乓球双手打”的帖子称之为纯粹搞笑帖。
    飞萌征对上述否定看法,在其它网站曾作过回复,现在将此回复转帖到本网站(略有改动):
    本帖以讨论“乒乓球双手打技术”为主题,但本帖是否纯粹是一个搞笑帖呢?
    创新、探索、怀疑、实证、理性,是科学精神蕴含的五个方面。创新、改革精神,是科学的生命,科学活动的灵魂。对创新、改革下的结论(推论)需要科学、严密地实证,严格精确的分析,不能停留在定性描述层面上,确定性或精确性是科学的显著特征之一,并最后从经验认识层次上升到理论认识层次。
    自然科学活动中应体现如下三大精神:1、探索自然奥秘的求知精神;2、重视观察和实验的求实精神;3、通过精确的量化而达到的确定性”(摘引自赵敦华《西方哲学简史》)。
  对于一种创新技术,应该充分的观察和实验,对其精确的量化,使结论具有充分的确定性,而这往往被不少人所忽视。证实和证伪一种创新技术都应该“通过精确的量化而达到确定性”,追根问底、知其然并知其所以然。对于乒球新技术而言,精确的量化只有通过深入的实践才可能趋近,在实践过程中还需要不断修正、改良。而深入实践则必需有乒球专业人士也包括业余乒球爱好者较长时间的参与,并最后将之上升到理论层面。
  例如,单拍左、右手换手打技术就可以说基本上是经过了深入的实践和精确量化的。以前,在重庆新华书店看见一本写乒乓球技术的书籍,但书名、作者和出版日期没有记住。在本书中花了很大的篇幅谈论单拍左、右手换手打技术,其中也提到了云南的黄煌曾经取得过不错的成绩。黄煌还进过国家青年乒乓球队,但因为后来其乒球水平没能进一步突破,而被退出国家队。另外,《乒乓世界》的文章中也提到,广西乒乓球队曾开展过本技术的训练,但最终训练此技术的选手都没能进入乒坛一线选手行列。上述即可说明单拍左、右手换手打技术基本上经过了深入实践和精确量化而达到了确定性——选手难以进入乒坛一线。单拍左、右手换手打的实用性不强与左、右换手击球存在“切换鸿沟”有很大关系,而且此鸿沟宽度比直拍横打与直拍反A推挡的“切换鸿沟”还宽。
    但据飞萌所知,直拍双手打技术还没有如此的深入实践和精确量化过程。或者有此过程,但飞萌不知道,因此希望知道实情者能告知飞萌,以免除飞萌做重复或无价值的工作。
    本帖主题是否纯粹搞笑,或者说“直拍双手打”在实战中是否有实用价值,在没有“精确量化”之前,结论还处于未定之中。因此,希望飞萌和否定者能各自拿出自己的理论推导、或实验数据,并使之趋向“精确量化”,使各自的结论(判断、推论、猜想、期望)充分确定化。

    飞萌欢迎对“乒乓球双手打”表示怀疑和否定的网友进来发方言,但是更希望,正、反双方都能或者进行理论分析、或者拿出实验数据,对各自的观点进一步深入论证,去伪存真。
重庆乒乓球培训陪练私教(网上)中心 咨询电话/微信19112707569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4

主题

249

帖子

628

积分

超级版主

Rank: 8Rank: 8

积分
628
QQ
11#
 楼主| 发表于 2020-5-23 13:45:04 | 只看该作者
    原帖发表于2007-11-30 23:48

    前文中曾谈到,我第一板双手反B拉后,后续的第二、第三板双手反B拉通常发力不好,回球的质量下降。我最近一直也再想这其中的原因,经过徒手挥拍实验和分析初步认为原因如下:
    我现在双手反B拉一般用于接左手侧的下旋发球,而且通常采用的是低手引拍的拉加转模式,而一旦当对方采用推挡、快拨、快带、快撕将球接过来时,此时我的站位一般还没有退下来,站位仍离台较近,此时继续用双手反B拉时,就必需采用高手引拍,反拉、反撕、快带或拉前冲弧圈回接来球。正是由低手引拍的双手反B拉加转弧圈到第二板高手引拍的反拉、反撕、快带或拉前冲弧圈的衔接不好、发力不好,导致连续第二板、进而第三板双手反B拉的质量下降。初步认为其原因是:
    1、还原、预备动作没做好;
    2、腿、腰、双手协调不好。
    3、辅手肘部前顶不够,速度不快、力量不猛;
    其中,第3条又特别关键,双手反B拉时,辅手由左下向右前上的发力较好、较易,但是辅手由左后向右前的横向(接近水平)的发力不好、不易,特别是在快速移动中。为此更要讲求双手反B横向发力拉的发力要领。飞萌分析认为此时要特别注意辅手的肘部动作,要象打泰拳时的肘击一样,辅手肘部要猛力、快速的前顶,好像要将前面的沙袋打飞一般,如此球拍回击来球时才会有力量、有速度。

    以上主要是徒手挥拍试验及理论分析,真实情况还需在实战中去检验。
重庆乒乓球培训陪练私教(网上)中心 咨询电话/微信19112707569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4

主题

249

帖子

628

积分

超级版主

Rank: 8Rank: 8

积分
628
QQ
10#
 楼主| 发表于 2020-5-23 13:41:54 | 只看该作者
    原帖发表于2007-11-25 21:26

    今天下午又到重庆杨家坪1573乒球俱乐部练了一个小时的多球。
本次主要练双手反B拉下旋球,有时也穿插一点单手反B拉下旋球。开始的40分钟,教练发我左手侧的定点下旋球。刚开始双手反B拉球时,手腕甩得厉害,致使拉球不稳定,出界失误的球很多。后减小了曲腕、伸腕的幅度,效果就好多了。
    我双手反B拉下旋球时,球拍被引到身侧臀部,或其上下、附近,拉球时要发充分用好转腰的力量。如果要增加向上的摩擦力,也可以借助重心由左下向右上移动的力量。由于我现在双手反B拉下旋时,球拍前倾角度稍大,发力也以向前为主,向上为辅,所以拉出的球的弧线比较低平,落点通常较深,前冲力较强。如果增大向上的摩擦分量,但是球容易出界,这个问题还需要摸索、解决。
    而我单手反B拉下旋球时,球拍被引到腹部,或其上下,拉出的球的弧线曲度较大,前冲力一般比双手反B拉出的球弱。
    后15分钟,练了一下移动中,双手反B拉球台中间和左侧两点的下旋球。成功率6-7成。
    最后5分钟,练了一下双手反B拉台内下旋球,成功率5-6成。

    这些技术的真实的效能如何?只有等飞萌练得较熟后,在实战运用中去评测吧。
重庆乒乓球培训陪练私教(网上)中心 咨询电话/微信19112707569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4

主题

249

帖子

628

积分

超级版主

Rank: 8Rank: 8

积分
628
QQ
9#
 楼主| 发表于 2020-5-23 13:38:17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飞萌重庆 于 2020-5-23 13:39 编辑

    原帖发表于 2007-11-18 23:52

    今天下午到重庆杨家坪1573乒乓球俱乐部练了一个小时的多球,发球的是曹教练。主要训练双手反B拉,时而也穿插一下单手反B拉。具体情况如下:
    刚开始的一盆多球,教练发下旋球,我采用大动作双手反B拉,上台率约七成左右,失误的球以出界为主,而且有时由于步伐移动、让位不好,使击球点超出最佳击球范围,而使双手反B拉的发力不好,回球速度、质量不高。但只要腿、腰、双手发力配合协调,且击球点在最佳击球范围内时,回球的质量还是很高的,高于我的单手反B拉。
    然后教练的发球改为发到球台中间和左侧两个点的弱上旋球,直到多球训练结束。在此过程中,只要人不累,能移动到位,回球的上台率也能有七成,回球速度、质量都是很高的。并且感觉双手反B连续拉弱上旋球时,要充分利用曲腕、伸腕的力量,否则回球速度、质量会降低。总概而言,我双手反B拉多球时的回球速度、质量、成功率是不差于我的单手反B拉的,可以说还更高。

    飞萌个人判断:在实战中连续高质量双手反B打的成功希望还是很大的。
重庆乒乓球培训陪练私教(网上)中心 咨询电话/微信19112707569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4

主题

249

帖子

628

积分

超级版主

Rank: 8Rank: 8

积分
628
QQ
8#
 楼主| 发表于 2020-5-23 13:34:26 | 只看该作者
    我现在直拍双手反B打进入了一个“平台期”,也即双手反B打的运用没有什么长进,处于停滞不前的状态中,主要还是接左手侧的发球时使用,但连续使用,或者在一回合中间使用还很少,而且连续使用时第二板、第三板质量下降较多。或者跨过这个“平台期”双手反B打的运用就会好起来吧。
    我有一个如下的经验判断:如果一项乒乓球技术在模拟实战,移动步伐的情况下,徒手连续挥拍的频率、力量、速度、质量能达到实战指标要求,那么本项技术迟早是能平移入实战的。只是这需要较多的训练量,使本技术十分纯熟,并深入意识深层。当然这个过程可能是非常艰辛和困难的,这个也可以从单手直拍横打的训练和实战过程看出来。
    我现在练习移动步伐下双手反B打徒手挥拍,无论是大动作模式,还是小动作模式,连续挥动,感觉都接近实战指标了,因此我认为连续高质量双手反B打在实战中应该还是有成功希望的。只是这需要大量的训练和实战。以后也准备训练一下多球,这样效果会好得多吧。
重庆乒乓球培训陪练私教(网上)中心 咨询电话/微信19112707569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4

主题

249

帖子

628

积分

超级版主

Rank: 8Rank: 8

积分
628
QQ
7#
 楼主| 发表于 2020-5-23 13:31:20 | 只看该作者
    下面谈一谈我双手反B打的练习和实战情况:
    我现在练习双手反B打徒手挥拍时:
    一、大动作模式:两膝微曲,右脚稍前或两脚大约平行,身体左转较大,辅手带动主手将球拍引至身侧臀部或臀部上、下,重心移到左脚。击球时,蹬腿转腰(转体),重心由左脚向右脚转移,辅手带动主手,快速挥拍,球拍可急停于身体前方,也可顺势随挥到身体右侧上,此时右转体较大,挥拍动作更完整充分,但会迟滞还原。大动作模式以辅手发力为主,主手起控制拍形和起配合作用。
    二、小动作模式(以双手反B快撕为例):两膝微曲,右脚稍前或两脚大约平行,身体左转较小,辅手带动主手将球拍引至、靠近辅手肩膀,手腕可适度弯曲,重心移到左脚。击球时,蹬腿转腰(转体),重心由左脚向右脚快速转移,辅手和主手共同挥拍发力,击球后球拍随挥不大,以利于快速还原。小动作模式主手发力的作用增强,也即辅手和主手要共同发力吧,特别双手反B快拨、弹打。
    我现在徒手练习移动步伐地连续大动作双手反B拉时,已经基本能保持每次挥拍的力量和质量都接近;但是徒手练习移动步伐地连续小动作双手反B快撕等时,除第一板外,后续挥拍力量和质量通常都有所下降。
    昨晚又和球伴到重庆杨家坪1573乒球俱乐部打球,由于已经没有空台了,所以和球伴加入了一个有业余高手的打球组,三局二胜接下。由于他们发我左手侧的球旋转强、变化多,我单手反B拉,失误较多。因此,就采用了双手反B拉,效果还不错。个人认为在接左手侧的发球时,双手反B拉还是具有很大的实用价值的。我单手反B拉左手侧发球时,多由于力量、摩擦不足或动作掌握不好而下网失误,而我双手反B拉左手侧发球时,则是由于力量过大或拍形过亮或包球不够,而使回球出界失误。但从接发球的成功率上来看,双手反B拉比单手反B拉时常还更高。而且双手反B拉出的球,速度更快,前冲力更足。

    此晚和这些高手打球,其它双手反B打技术都没有采用,或没机会和意识采用,但是接左手侧的发球则是大量采用,效果还可以。

重庆乒乓球培训陪练私教(网上)中心 咨询电话/微信19112707569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4

主题

249

帖子

628

积分

超级版主

Rank: 8Rank: 8

积分
628
QQ
6#
 楼主| 发表于 2020-5-23 13:27:53 | 只看该作者
    飞萌现在通过对双手反B打的实践,感觉双手反B打没有单手反B打灵活,也不是所有球双手反B打都比单手反B打有力,而且要边续双手反B打或者双手反B打要与单手打频繁切换也有点困难。将来双手打是否能走进直拍选手的实战技术体系,飞萌也是不能完全肯定的,飞萌只是抱着有百分之一的希望,也值得去做百分之百的努力。
    飞萌认为,双手打既然已经作为一个研究课题提了出来,那么,双手打无论其最终是有实战价值,还是没有实战价值,通过深入实践和研究对其进行“精确量化”都是有必要的。当然这个工作需要专业的、非专业的广大球友们来共同完成。

    下面再谈谈飞萌个人对双手反B打看法:
    双手反B打有两种模式:
    一、大动作模式
    双手反B打时引拍及转体较大,较充分地将球拍引向身侧,挥拍击球时要充分利用转体及重心移动的力量,使辅手主手挥拍与转体和重心移动的力量形成较好的合力,从而增大击球的力量。
    二、小动作模式
    双手反B打时引拍不大,转体也不明显,挥拍击球时主要靠辅手的瞬时短距暴发力,有点类似武术中的寸劲打人,犹其实用于双手反B小动作的甩腕弹击、快拨、快撕、盖打、快推。
    由于双手反B打对步法要求较高,我现在在连续双手反B打时,有时会步伐踉跄。而且球离身体稍远,就会发力不好,稳定性变差。而且双手反B打没有单手反B打灵活,也不是所有球双手反B打都比单手反B打有力,而且要连续双手反B打或者双手反B打要与单手打频繁切换也有点困难。
    虽然双手反B打有上述诸多不足,但它作为单手反手技术的补充技术还是可行的,其走进乒球选手的实战技术还是有希望的。原因如下:
    1、双手反B打对于身侧近身球的回击效果还是不错的,其训练效率飞萌个人认为是好于单手反B打的。
    2、双手反B打击球特性与单手反B打击球特性不同,高手对决比拼的是实力和变化,变化就包括击球点的不同、回球旋转、速度、落点的差异。在两者实力相当的情况下,比的就是变化,多一个双手反B打技术,实际上就是多一点变化。双手反B打可以不必在选手的实战体系中使用太多,只要可以偶尔为之即可,亦如,直拍横打在刘国梁及马林的技术体系中的作用和地位一样。
    3、双手反B拉直线、双手反B台内拉和双手反B挑打也有其独特性或优势。
    4、双手反B打还可能存在一些未被开发和强化的运用。
    以上看法只是在飞萌初步实践上的经验之谈和推论,希望能与大家进一步深入探讨,去伪存真,精确量化。
重庆乒乓球培训陪练私教(网上)中心 咨询电话/微信19112707569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飞萌乒乓网 ( 渝ICP备08100921号-1 )

GMT+8, 2024-6-29 23:41 , Processed in 0.179423 second(s), 1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